close
        朋友都知道,我是個挑嘴的人,遍尋美食也享受美食,胃口更是好的嚇人。
        但這一年來,我開始食之無味,不論之前覺得多好吃的東西,吃起來都沒什麼感覺,總覺得這樣吃東西就只是為了填飽肚子,也就不在像以前一樣講究,胃口也隨之縮減。

        但每次有外地來的朋友,還是不忘要我這個貪吃鬼帶他們去吃些小吃,但最後他們總會說:「這個不錯吃,但是我們家那有一家更棒的!台北沒這種味道,下次一定帶妳去吃!」,等到有機會品嚐這些異鄉遊子口中的絕佳美味時,都覺得:「還是台北的好吃嘛!」,多次經驗累積後,我深深體悟,食之有味,是因為參雜了記憶。

        我心目中的美食,其實往往也伴隨著我成長的點滴,昌吉街的紅燒鰻跟豬血湯,是爸爸帶著我和姊姊常去光顧的店;新竹城隍廟的潤餅跟大湖草莓,是回鄉下的路程中我最期待的點心;寧安街鄭姑媽裡的雞塊羹麵,伴隨著高中三年的歡笑聲;善導寺永和豆漿裡的小籠湯包跟隔壁的川菜館,是專科時期翹課與宵夜時最棒的選擇;西門町平價又超值的三味食堂,是每次學代會活動後慶功的最佳場所;台南的豆花、蝦捲、刈包跟阿美芭樂,是姐姐在台南讀書時,我去那遊玩的記憶;寧夏夜市阿桐&阿寶的燒賣、四神湯,還有隔壁攤的酪梨牛奶,或是木瓜牛奶大王的芋頭牛奶,都是住在中山站附近時的宵夜清單;豐原廟東裡的蚵仔煎、桃鳳冰、肉丸,麥當勞的蛋捲冰淇淋與熱可可、永和的排骨酥麵、樂華夜市裡肥豬老闆的豆乳雞、SOGO復興館對面的清蒸肉圓……,這些平凡的食物,因為記憶變的無可取代。

        好吃的東西,對我來說不光光是好吃,是因為記憶。在這食之無味的一年裡,我終於再次吃到令我胃口大開的食物,是因為這個味道,有太多美好的回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pple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