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列夫‧托爾斯泰(Leo Tolstoy,1828-1910),公認為最偉大的俄國文學家。
《西方正典》作者哈洛‧卜倫甚至稱之為「從文藝復興以來,唯一能挑戰荷馬、但丁與莎士比亞的偉大作家」。

曾參加克里米亞戰爭,戰後漫遊法、德等國,返鄉後興辦學校,提倡無抵抗主義及人道主義。創作甚豐,皆真實反映俄國社會生活,除著名的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外,另有自傳體小說《童年‧少年‧青年》和數十篇中短篇小說,以及劇本、書信、日記、論文等等。


七月份的讀書會選書是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
故事內容是一位俄國貴族—聶赫留朵夫年輕時一時衝動愛上了平民少女卡秋莎,也誘姦了她。卡秋莎懷孕被逐出,同時也被拋棄。多年後,歷盡滄桑的她最後淪落風塵且涉及一宗謀殺案,恰巧聶赫留朵夫擔任陪審團員,認出了她,而原本應該無罪開釋的卡秋莎又因為陪審團的疏失,被判了刑。聶赫留朵夫覺悟是因為他的錯才使她受到這樣的苦,因此決心贖罪。開始為卡秋莎平反奔走,希望能娶卡秋莎為妻,並放棄貴族的生活。
故事的起端像是個愛情故事,而隨著故事的情節進入到聶赫留朵夫為監獄裡的人犯奔走及種種內心的矛盾與掙扎,故事的格局變的更開闊,引人去深思更深層的社會問題。
到底誰能夠去審判另一人?貧與富的差距如何解決?政治的、社會的、道德的…,這種種的問題,在100年前是如此,在100年後的現今,亦然是無解的答案。
聶赫留朵夫在接觸了許多獄中的犯人後,感概的將人犯歸類為5大類,而依這個歸類來看,其實人人都是無罪的,那判這些人犯有罪的人是否才是有罪呢?而這些有罪的審判者又憑何判別人有罪呢?這是托爾斯泰在書中的理論。
但我卻想,如果依此論述,那麼那些審判者的罪又從何而來呢?又是誰判訂了這些審判者的罪呢?
這像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永遠無法找出正確的解答~
套句sop在讀書會上的結語~復活之路還真是艱辛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pple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